我本科是国际关系学系,研究生申请了公共政策和政治理论两个专业,还申请了牛津政治经济哲学(PPE)项目的第二本科,也算是实现高中时期对国外博雅教育的向往吧。本来我打算多申请几所院校的,但由于早在去年12月就拿到了芝加哥大学MPP的early decision,有了这个offer保底,最后申请的项目非常少,主要是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,最后拿了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(MAPSS/政治理论方向)(三分之二奖学金),以及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哲学(PPE)(免两年学费)。
下面是我留学申请的经历分享
1、专业选择
我虽然较早就有准备留学的想法,但坦率讲,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。对于留学一直没有做系统的准备,自己未来要读什么方向一直没有确定,直到大三上学期到悉尼大学交换后才发现时间已经比较紧张,而我还没有确定申请方向,没有积累像样的实习、也没有科研经历,于是一度比较忙乱。
首先对于文科生来说,留学选择职业导向的professional school还是学术导向的项目,是非常不同的。你首先要确定自己获得目标学位是为了找到工作,还是作为申请PhD的跳板。如果外语基础、平时成绩问题不大,大三下开始有针对性地准备也还算安全,但更早地确认自己的长期目标、感兴趣的具体方向,会更有时间积累自己的profile。
由于我一直没有确定具体方向,最后还是决定几个方向都申请。虽然想保留更多的可能性,但这无疑加大了前期准备的工作量和申请难度。对于先给自己更多可能性的纠结党来说,如果对自己的前期积累和爆发力有信心,也算是个比较保险的选择。
2、背景提升
Professional school和学术导向的研究生项目的要求和前期准备非常不同,这两个方面,我都进行了针对性的准备。
职业导向的准备: 如果想要找工作的跳板,许多人选择MPP/MPA,这就需要积累专业对口的实习,数学、经济方面的课程积累(有的学校要求量化成绩单,专门列出相关课程和实习、比赛经历),在以往的社团或社工工作中有领导力相关的故事可以讲。我为MPP做了两份半年左右的专业对口的实习,在一个国际会议做了志愿者,结合此前做社团和女性主义公众号的经历,形成了职业项目的package。
学术导向的准备: 如果是想要作为申请博士的跳板,就需要尽早找到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细方向,有针对性地自主读书、学习、开展研究,不管是助研、自己的项目(比如SRT),甚至是扩展版的课程论文,都可能是有用的学术经历。我并没有任何获奖研究或者投稿会议的经验,但是如果能通过简历和文书展现出自己(哪怕是好好做的课程论文的)思路和方法,对于研究生项目来说,已经可以表现出足够的学术热情和潜力。
科研经历方面,作为文科理论方向的申请者,并没有多少助研的机会,但是与方向契合的老师接触仍然是非常必要的。可以上他们的相关课程并积极表现、争取突出的分数,充分利用office hour询问专业问题、表达专业兴趣、获取学术发展的指导、争取做助研的机会,虽然文科的助研机会并不很多,许多领域不太需要本科生的投入,但也可以自己开展相关研究(比如申请SRT)并邀请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等。
另外,交换对于我的学术道路启蒙和申请过程非常重要,国外大学强度较大的课程满足了我当时的学术胃口,让我感到非常兴奋,也遇到了非常喜欢的领域,在最喜欢的课上,获得了此后的一封比较有利的海外推荐信,写的论文后来是writing sample的初稿。不过,申请学术型的研究生不等于将自己送上了学术的道路,很多这些项目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选择了进入业界或政府工作,placement也很好。
经历串联很关键:需要注意的是,研究经历、社团社工经历、实习经历大家都会有,亮点在于你在文书和推荐信中体现出来的,从这些经历中的进步、收获、思考,以及这些经历如何串成一条逻辑连贯、互相促进或层层递进的故事,给读者的感觉应该是,自己的人生确实是在围绕一条主线进行,各种人生选择和活动经历都在为某个理想添砖加瓦。
这就需要在前申请阶段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规划。当然,这种提前的清晰规划是非常非常困难的,尤其是在自己想走的道路并没有什么前辈可以参照、或者有标准化操作的道路的时候,再说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是很常见的。我自己走的路径不太标准,但是真正到了申请的时候,我发现我大到选择长期投入的专业、社团,小到很多课程论文的选题,实际上都是围绕同一件事情,同一个(当时觉得很模糊的)向往。
在申请季已经到来的时候,如果思路不太明确,多思考自己以往经历的内核动力非常重要,和有申请经验的前辈、了解自己的导师多探讨一下,会有让人惊喜的发现。本科阶段在各个领域都有尝试,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,是非常普遍的,到了申请阶段也不必慌张,讲故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,如果用得好、又有有经验的人帮助,会非常加分。
3、再来人
在我的申请过程中,对于文科生(尤其我的专业是理论性的)研究生申请者来说,文书是展示自己思想、学术潜力和语言能力的最重要平台,所以再来人对我申请的成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。再来人为我分配的两个导师,一位是school mentor,负责构思和两轮修改,一位是editing mentor,负责第三轮文书润色。
我本科是国际关系,研究生申请的职业性项目是公共政策,学术性项目是政治理论,分配给我的School Mentor是一位美国人,牛津的国际关系博士,同时有很强的理论背景,对于职业性项目的申请也非常有经验,他对我的申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文书的工作首先是视频brainstorm,在我申请的两种项目的要求和取向极度不同的情况下,导师能够帮助我在自己背景中挖掘出完全不同方向的两个故事,与我的交流也非常合拍,可以碰撞出很多思维的火花,在我初期很迷茫的阶段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启迪和起步。
由于我申请的方向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,我的视野并不够宽广,对这个领域的总体格局也不够了解,但我的导师对政治学的landscape非常了解,包括研究相关话题的学者,很多学校无法在官网上看出的微妙特色,给我推荐了很多有用的学者、文章,帮助我在模糊的兴趣和不成形的思路中找到方向,打磨逻辑,拓宽格局。作为native speaker,在framing上他对我的帮助也很大,这对于理论性的文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而我的Editing Mentor是一个宗教学博士,native speaker,所以润色文字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。
除了思路、语言上的帮助,我还要特别感谢的school mentor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信任,在工作量很大的阶段,他为我拆分了不同阶段的小deadline,一步一步陪伴我完成;在我没有思路而比较慌张的阶段,给予我莫大的鼓励、信心和灵感,在漫长的申请季里走得更加从容和坚定。
点击查看更多学员案例。